Q:什么是氧化安定性?
A:氧化安定性就是抗氧化性能,是指潤滑油抵抗大氣(或氧氣)的作用而不劣化的能力。潤滑油和空氣接觸氧化是不可避免的。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氧化的程度就越深。氧化的結果會導致酸值增高、黏度增大、沉淀物增多、顏色變深等等,縮短了油品的使用壽命。油品氧化會生成一些醛、酮、酸類和膠質(zhì)、瀝青質(zhì)等物質(zhì),氧化安定性則是抑制上述不利于油品使用的物質(zhì)生成的性能。
Q:抗氧化性和哪些因素有關系?
A:簡單地說,兩個方面,基礎油和添加劑。基礎油的產(chǎn)地和精制深度;添加劑的種類和添加量。
Q:怎么檢測氧化安定性?
A:測定油品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很多,基本上都是一定量的油品在有空氣(或氧氣)及金屬催化劑的存在下,在一定溫度下氧化一定時間,然后測定油品的酸值、黏度變化及沉淀物的生成情況。
Q:氧化安定性有哪些測試方法?
A:我們這里有旋轉氧彈、抗氧劑含量(Ruler)和紅外光譜(T501)三種方法。
Q:哪些油需要測氧化安定性?
A:一些使用壽命較長的工業(yè)潤滑油都有此項指標要求,因而成為這些種類油品要求的一個特殊性能,比如透平油、壓縮機油。
Q:旋轉氧彈是怎么做的?
A:旋轉氧彈是把潤滑油放在一個密封金屬彈筒中,放入一圈銅絲,加入少量蒸餾水,注入一定壓力的氧氣(所以叫做氧彈)。然后把氧彈放在150℃的油浴中旋轉。潤滑油在純氧、催化劑(銅絲)和高溫的作用下,會快速氧化、水解,并消耗氧氣,使壓力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就表示試驗結束,記錄試驗的時間。下降得越快,試驗的時間就越短,表明油液的抗氧化性越差;試驗結果越大,表明抗氧性越好。
Q:旋轉氧彈的結果一定公正可靠嗎?
A:旋轉氧彈是目前評價不同潤滑油抗氧化性最客觀的指標,但也存在缺陷。有些油品含有一些添加劑,會抑制銅絲的催化效果,使試驗得到的時間很長,但實際使用中的抗氧化能力并不強。所以ASTM規(guī)定旋轉氧彈在1000分鐘以下的有可比性,超過1000分鐘的,需要加測其它項目,如紅外光譜和Ruler抗氧劑含量來做綜合判斷。
Q:抗氧劑含量(Ruler)測試是怎么做的?
A:Ruler是英文“線性掃描伏安法”的簡稱。它是專門用來檢測抗氧劑含量的。潤滑油中的抗氧劑可以分成酚類和胺類兩大類,而Ruler能夠分別檢測出油中是否含有這兩種抗氧劑。
Q:抗氧劑含量(Ruler)測試有什么用?
A:將舊油的Ruler測試結果與新油對比,能夠得出抗氧劑的消耗量百分比。當剩余的抗氧劑含量很低時,就需要注意添加抗氧劑或換油了,因為一旦油中的抗氧劑全部消耗完,潤滑油就會快速氧化,導致設備的故障。
Q:抗氧劑含量(Ruler)測試有什么缺點?
A:因為油品基礎油和添加劑配方的不同,兩個新油的Ruler測試不能拿來做橫向比較。Ruler的測試結果只能在同一種油的舊油和新油之間作對比,也就是說測試舊油的抗氧劑含量一定要送檢新油才有意義。
Q:紅外光譜怎么測試油中的抗氧劑含量(T501)?
A:潤滑油中的抗氧劑可以分成酚類和胺類兩大類,FTIR在測定2,6-二叔丁基對甲酚時效果很好,這是酚類抗氧劑的一種。但有些透平油配方中的添加劑組分會覆蓋或隱藏胺類抗氧劑的特征峰,所以對胺類的測試效果不太好,一般不推薦。
Q:Ruler測酚類與紅外光譜測T501有何不同?
A:兩者的測試原理不同。Ruler采用的是伏安法,測得的是所有酚類抗氧劑的總量;而紅外光譜采用分子光譜法,測得的T501,學名叫2,6-二叔丁基對甲酚,是眾多酚類抗氧劑中的一種。
Q:測試漆膜傾向指數(shù)(MPC)對取樣有何要求?
A:漆膜在油中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應該在系統(tǒng)運行中,也就是高溫狀態(tài)下取樣。如果在停機后等油液冷卻后再取樣,測得的結果會低于正常值。
Q:怎么樣全面評估油液的抗氧化水平?
A:兩種新油做對比時,建議同時檢測ruler、紅外光譜和旋轉氧彈。三種測試方法反映不同的側面,同時檢測才能全面評估兩種新油的抗氧化水平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