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安定性是指磷酸酯抗燃油抵抗水解變質的能力。磷酸酯抗燃油的水解安定性主要取決于基礎油的成分和分子結構。在一定條件下(如溫度、酸性物質催化)磷酸酯抗燃油會與水作用發生水解,可生成酸性磷酸二酯、酸性磷酸一酯和酚類物質等,而且水解產生的酸性物質會對油的進一步水解產生催化作用,完全水解后的最終產物為磷酸和酚類物質。
評價抗燃油水解安定性依據DL/T 1420-2015《磷酸酯抗燃油水解安定性測定法》進行測試。該標準通過模擬油品在濕熱環境下的工況,將樣品和水按3:1的比例混合,在 85℃下靜置回流96h,使樣品發生水解,測定反應前后樣品和水的酸值。水解安定性(HS)的計算公式為:HS =(水解后油相酸值 - 水解前油相酸值)+(水解后水相酸值 - 水解前水相酸值)。數值越小表明油品抗水解能力越強。
水解安定性差的油品容易發生水解反應,導致酸值升高、產生沉淀,進而引起設備腐蝕、油路堵塞等運行隱患。根據DL/T 571-2024《電廠用磷酸酯抗燃油運行維護導則》中對新油質量標準的要求,新磷酸酯抗燃油水解安定性≤0.5 mgKOH/g才符合使用要求。定期對采購的抗燃油進行水解安定性測試,可有效預防設備腐蝕,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